老干部回单位,满眼都是没想到

  • 2024-02-22 17:00:31

 

望京,北京最繁华的商圈之一。

位于望京中环南路的望京大厦,两幢大楼,耸立云霄。

这座以望京地名命名的商务楼宇,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,是望京地区名符其实的地标建筑。

三十年的时光长河里,它见证了望京地区时代变迁,也在岁月更替中,苍老了容颜,老化了设施。

不进则退,不破不立。2022年,经北京国管同意,国合公司决定对望京大厦进行升级改造。

历时一年,围绕“绿色、低碳、智能化”目标,经过摧枯拉朽般大拆除、翻天覆地的大升级,望京大厦终于旧貌换新颜,重塑了昔日地标风貌。

21日傍晚,霓虹闪烁、流光溢彩的望京大厦,迎来一批特殊客人——国合公司退休老干部,他们都是望京大厦最初的创造者和建设者。

    暮色四合,华灯初上。在国合公司党委书记、董事长张建利和班子成员的陪同下,退休老干部们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望京大厦。

 

 

进入B座一层大堂,老干部们已经找不到当初的痕迹。以前,大堂里设有前台和值班员,现在里面看不到一个人。资产管理部负责人孟伟说:“全部智能化了,都是机器控制。”

    以前,大堂里四面是墙,仅有玻璃门透光,狭小局促。现在,两面透明玻璃幕墙一脚到顶,门前两米高的灌木丛也被削成半米高的低矮绿化带,白天阳光能够照进来,马路上的风景一览无余。老干部们感慨:“真是豁然开朗!”

 

 

    随后,老干部们来到中控室。这里是指挥中枢,迎面是高2米、宽20余米的宽大屏幕,不仅对院区、楼内无死角、全覆盖监管,而且动态显示各类设施设备运营数据,实现了快速感知、快速处置,现代化、信息化气息扑面而来。


 

    接着,大家来到楼上的标准层。这里,除了卫生间等生活区域进行了精装修,其它部位依然是水泥抹墙。孟伟介绍,这些主体区域,未来都要出租给各类商户,为此,特意预留了装修改造空间。楼内不仅增加了电梯,增设了消防设施,拓展了所有窗户,而且增设了新风系统,更加安全、舒适、高效,实现了绿色、低碳。

 

 

随后,意犹未尽的老干部们来到会议室,听取望京大厦升级改造工作汇报。孟伟从项目立项、升级目标、设计理念、投资概算、过程管控、未来发展等方面作了详细汇报,既有理性分析,又有感性展望。

“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刻,对望京大厦进行升级改造,说明你们很有魄力。这是一项功在当代、利在长远的大事。”老干部耿平安深情回顾了改革开放初期,国合公司坚决贯彻落实北京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,成功引进德国西门子公司后,无偿划转国合公司资产,在缺钱、少项目的情况下艰难求生,在北京东面一望无垠的庄稼地里盖起望京大厦的艰辛创业历史。

“升级改造后的望京大厦,使用寿命更长了,还能再干40年!”老干部陈世辉无限感慨。望京大厦从立项、筹资到建设,一砖一瓦都凝聚着他和全体干部职工的心血。“那时太苦了,钱不够,有些设备能将就、就将就。这次升级改造,为望京大厦未来发展打下了更加坚实的基础。”

    老干部们你一言、我一语,兴味盎然。他们描绘着望京大厦发展宏图,对国合公司未来发展寄予了深切期盼和美好祝愿。

 

 

张建利在讲话中指出,国合公司的建设发展,离不开老领导们打下的坚实基础,更离不开老领导们的关心和支持。未来,国合公司将在北京国管党委领导下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落实“十四五”发展规划,推进数字化赋能主业,不断创造发展新动能。希望老领导们继续发挥党性强、威望高、阅历广、经验丰富的优势,助推国合公司高质量发展。

夜色渐浓,老干部们驻足院内,共同观赏望京大厦夜间泛光照明景观。

    此时,望京大厦绽放出绚丽光束,刺进深邃苍穹,五彩斑斓,交相辉映。这座“梅开二度”的地标性建筑,再次与望京多元化、国际化繁华盛景紧密相融。